影视公司纷纷“逃离”新三板 腹背受敌下如何留住优质企业
近期,多个明星参股影视公司从新三板摘牌。
三年前,新三板风靡一时,大批影视行业中下企业涌入新三板,如今,资本遇冷、转板无望,连逃离都是成群结队。
至于撤出新三板的原因,很多公司只是含糊地称为了“配合公司业务发展”“资本市场规划”,也有公司直指新三板的顽疾:股票流动性差、融资成本高,以及信息披露成本较高等。
新三板影视股整体业绩较差,源于新三板和A股中影视股的构成差异。A股影视股多是成熟大企业,收入和利润比较稳定,另外业务相对多元化,抗风险能力强。而新三板影视股多是中小企业,员工人数多在100人以内,其中天和科技仅有5人,基美影业仅有10人。在注册资本方面,大部分新三板影视股在5000万以下,只够勉强拍一部电影。
因此,大部分新三板影视股的主业非常单一,业绩主要取决于单个或少数几个影视项目。如果运气好,投资的影视项目成为爆款,收入和利润就大增;反之,收入和利润就大跌。
新三板影视股不管在资金、人才、项目等方面,竞争力都偏弱。再加上这两年影视行业的相关政策收紧,投资锐减,很多新三板影视股的日子很不好过。
新三板影视股之所以中小规模为主,甚至还有5人影视公司这样的迷你公司,是因为新三板的挂牌上市门槛非常低,没有主板的盈利要求。
只要满足以下条件:成立时间满2年;有主营业务,具有持续经营能力;治理机制健全,合法规范经营,不管有没有盈利,都可以在新三板挂牌。因此,很多小的影视公司、亏损的影视公司都希望借助新三板市场发展壮大,纷纷登陆新三板市场。
这造就了2015年、2016年新三板影视股板块的大繁荣。大量良莠不齐的影视股全刷刷进入新三板,也是今日流影视板块动性差、业绩差的原因之一。不过,大浪淘沙,新三板影视股有涌现出了不少业绩靓丽的股票。二八分化成为新三板影视股的典型特征。
为了留住优质公司,新三板并非没有做出努力,比如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、分层制度(基础层、创新层),以及集合竞价交易机制等,但仍无济于事。曾经入选新三板创新层的影视公司嘉行传媒、金色传媒、新片场、鑫岳影视等,纷纷逃离。
雪上加霜的是,正在走下坡路的新三板,又将面临新的竞争对手——科创板的分流压力。
11月5日,高层表示,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。随后,证监会及上交所均回应,要积极落实科创板的相关制度,为创新企业成长提供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。
那些留在新三板的影视公司,未来将何去何从?
商务合作
新三板股权招商热线:15255627784 联系人:武经理
新三板招商 多个明星参股影视公司从新三板摘牌
阜新其他商务服务相关信息
1月5日
2024-11-06
2024-09-28
2024-09-20
2024-07-18
2024-07-03
2023-12-15
2023-12-13
2023-12-11
2023-12-07